首页
道家经典
道家人物
道家思想
道家故事
标签:太上老君
道教的六天说
“六天”这个概念在早期道教的经典里是经常见到的,道教对它的批判也是显而易见的。然而,中国学术界对这个概念及其在道教史上的演化一直没有作出深入的讨论[1]。“六天”这个本出于儒家的概念何以在道教中这么重要,反而鲜见于儒家经典,道教对它的批判传达给了我们什么信息? 一、六天的来历 在正史和儒家的经典里,我目前见到的最早的言及“六天”一词的材料是《礼记》孔颖达疏和《旧唐书》[2]
2025-03-18
0
龙门律师任永真
任永真,原名起美,辽宁铁岭人。生于嘉庆三年(1798),仙逝于光绪五年(1879)。到达八仙庵之前,任永真先师从北京崇文门外南极宫道士李仁贵,后于道光六年(1826)投全真律坛,皈依白云观张教智。道光十九年 (1839)任永真接管张良庙,后创建了张良庙十方丛林,清末成为陕西西南地区甚至甘肃陇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收回庙产、扩建殿堂 陕西留坝紫柏山地区的张良辟谷传说由来已久
2024-12-31
0
葛洪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晋朝时期的道教先贤。葛洪是三国时期高士葛玄的侄孙,因葛玄被称为“葛仙翁”,因此有人便将葛洪称为“小仙翁”。葛洪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今广东省罗浮山,其著作有《神仙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 葛洪出身江南士族。其祖在三国时期的吴国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封寿县侯;其父继续仕吴,吴亡以后, 初以故官仕晋,最后迁邵陵太守,卒于官。葛洪为悌之第三子,颇受其父之娇宠
2024-12-31
0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四十三
朱桃椎 益之靈泉分崠山朱祭酒,名桃椎,得道證果,不樂飛昇,混跡樵牧,往來城市山林間,以救世度人為念,異事接乎耳目者,未易殫紀。一云得道於蜀中玉珍山,有養生銘、茅茨賦、水調歌、撼庭秋等作遺世,大較自述隱遁之樂與內丹訣云。蜀檮杌云:道士朱桃椎,一日謁王處回,於堦前以劒撥土,取花子三粒種之,須臾成花三朵,謂處回曰:此仙人旌節花,公富貴之兆也。處回終歷蜀三鎮,以太子傅致仕,果如其言。蜀人多敬事之
2024-12-31
0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卷之五
皇初平 皇初平,丹溪一云蘭溪人。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見其良謹,將至金華山石室之中,四十餘年翛然不復念家。其兄初起尋索初平,歷年不得,後見巿中有一道士善易,而問之曰:吾弟牧羊失之四十餘年,不知存亡之在,願君與占之。道士曰:昔見金華山中有一皇初平,非君弟乎?初起聞之驚喜,即隨道士去,求弟果得,相見悲喜。語畢,兄問初平曰:牧羊何在?答曰:近在山東。初起往視之,杳無所見,但有白石壘壘,復謂弟曰
2024-12-31
0
歷世真仙体道通鑑后集卷之三
上元夫人 上元夫人,道君也。亦太古以来得道仙籍,亚於龟臺金母。金母所降之处,多使侍女与闻,邀為宾倡。汉孝武好神仙之道,祷醮名山以求灵应。元封元年辛未七月七夜二鼓后,西王母降于汉宫。帝迎拜稽首,侍立久之。王母令帝坐,设以天厨。言宴粗悉,命驾将去。帝下席叩头,请留殷勤。王母复坐,乃命侍女郭密香邀上元夫人同宴於汉宫事载《金母元君传》。宣帝地节四年乙卯,咸阳茅盈受黄金九锡之命,為束岳上卿司命真君太元真人
2024-12-31
0
吕洞宾
吕洞宾,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被道教全真派奉为“五祖”之一。 《宋史·陈抟传》记载吕岩为“关西逸人,有剑术,年百余岁。步履轻捷,顷刻数百里,数来抟斋中”,是位修道有术的高士。明代以来,他与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韩湘子、曹国舅并称“八仙”。在民间信仰中,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间传说最多的一位
2024-12-31
0
随便看看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二十八
0
南华真经注疏卷之九
0
华山道协邹通玄会长走访慰问贫困户和孤寡老人
0
北京白云观重勒诸碑记
0
北京白云观碑记
0
推荐排行
阅读排行
北京宗教文化的五大特征
0
刘泳斯宋代对宗教异端案件的防治
0
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儒学下乡
0
养生三字经
0
关于吕洞宾祖师留下一首五言古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