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家经典
道家人物
道家思想
道家故事
标签:人生是一场修行的感悟句
道教的七报与七伤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七报是指七种人生行为的因果报应。道经中道,前世与今世凡施功布德,得生福堂,超过八难,为一报;凡好学神仙,念善改恶习,得上升玉晨,为二报;凡奉师乐道,得飞游五岳,为三报;凡贞洁执道,得超三涂五苦,为四报;凡博施普济,得礼补上仙,为五报;凡忠孝礼敬,得超三涂八难,为六报;凡怀恶抱奸,口是心非,诋师毁圣,则遭三涂五苦,万劫不复,为七报。 七伤是指修道者的七种禁忌行为。道教认为,学道者即或身有仙相
2024-12-31
0
道教是怎样分类的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教的典籍浩如烟海,古时称“一切道经”或“道藏”,藏是宝藏的意思。据道经记载,道教经书收之于灵宝天宫,共计一万八千多卷,各类经教因时代背景不同、众生根性不同,随其劫数,应运而生,流传下土。若不应在世间继续流传,上界高真则假借战乱兵火等原因将收回天宫。此后,历朝历代帝王都敕命编修过《道藏》,直到明朝万历年间,道藏经过重新整修,订为三洞、四辅、十二类,五千四百八十余卷。 三洞是指三洞教主所说的经教
2024-12-31
0
李宇林道长药王孙思邈真人谈养性之道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扁鹊云:“黄帝说:一昼夜漏水百刻,合于人一天的呼吸之数。漏水一刻,正常人有一百三十五息(一息等于一个呼吸);十刻,一千三百五十息;百刻,一万三千五百息。”人们居住在这个世间,只是存活于有数的呼吸之间,人生苦短,确实可悲可叹啊!衰老的人都哀叹青春不在,并为英年早逝的人伤感,为什么还不调养性情,以培补损失呢?我们经常会想到一日一夜有十二时,十日十夜有一百二十时,百日百夜有一千二百时
2024-12-31
0
旬中辛日 课诵玉枢宝经凡所希求悉应其感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宇宙之始盖因阴阳相交一时而成,即雷霆之用也,所以无处不有雷霆之显现。雷声普化天尊主掌万物生杀枯荣、善恶赏罚、行云布雨、斩妖伏魔等事,上照天心大道,下济幽冥群苦。据《雷霆玉经》载,禳谢水火,斩星伐庙,断蛟却虎,驱瘟辟邪,上解天罗,下解地厄。 雷声普化天尊“总司五雷,化形十方,运心三界”,是“群生父,万灵师”,掌管神霄玉府,下设“三省九司、三十六内院中司、东西华台、玄馆妙阁、四府六院及诸各司
2024-12-31
0
乙未太岁杨贤大将军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乙未太岁,宋代时降生于淄齐(今山东省中部),名杨仙(杨贤)。年幼时喜好成仙方术,对于世俗的地位和利益都看得很单薄,还常常隐居和游历在各大名山间。杨贤在山里,能同虎、豹等猛兽戏耍。郢州(今湖北省汉江流域),有朱司户仰慕杨贤,就请杨贤到自己家里居住,达数年之久。杨贤说话简短,意义精炼,预测事物准确如神。有一天,杨贤喝酒以后,说:“我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于是,毫无病痛而仙逝
2024-12-31
0
随便看看
道教文化的现代意义
0
道教文化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0
道教得道成仙的五种途径
0
道教形神观初探
0
道教建筑艺术
0
推荐排行
阅读排行
道教医学对传统中医学有怎样的促进作用
0
道教医学名著主要有哪些
0
道教伦理的现代价值
0
道教义理之学的特征与亮点
0
道教七十二福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