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道家经典
道家人物
道家思想
道家故事
道教的养生说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教是植根于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多神宗教,与儒教和佛教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的思想渊源,可上溯到黄帝时代,已有四千七百余年的历史。道教教义的理论基础乃是以春秋时期的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故道教称老子为其教祖。道教的基本信仰是以“道”为根本,所以称为“道教”。虽然道教的派别众多,但教义上都以“道”为宗旨。道教尊奉老子所著五千言的《道德经》一书,为教内的主要经典。道教主张清静无为
道家故事
2024-12-31
0
道教的三灾八难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三灾者:遭受三大天灾也。一、风灾,二、火灾,三、水灾。八难者:一者得生人道难,二者去女为男难,三者形体完全难,四者得生中土难,五者值有道君难,六者禀性慈仁难,七者值国太平难,八者与三宝相遇难,谓之八难。 《云笈七签》卷三十五“杂修摄”的八难为不废道心一难,不就明师二难,不托闲居三难,不舍世务四难,不割恩爱五难,不弄利欲六难,不除喜怒七难,不断八难
道家故事
2024-12-31
0
道教的三元五腊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教日常节日中有三元五腊的说法,据《赤松子章历卷二》记载:三元日,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十月十五日下元。右件,天地水三官检校之日,可修斋祈福。 三元日又为三官大帝的生日。其中正月十五上元日为道教上元一品天官赐福紫微大帝的圣诞,民间又称上元节、元宵节等。七月十五日为中元二品地官赦罪清虚大帝的圣诞,民间又称下元节、鬼节,俗称七月半。地官所管为地府,当然所检的重点是诸路鬼众了。所以这一天
道家故事
2024-12-31
0
道教的七报与七伤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七报是指七种人生行为的因果报应。道经中道,前世与今世凡施功布德,得生福堂,超过八难,为一报;凡好学神仙,念善改恶习,得上升玉晨,为二报;凡奉师乐道,得飞游五岳,为三报;凡贞洁执道,得超三涂五苦,为四报;凡博施普济,得礼补上仙,为五报;凡忠孝礼敬,得超三涂八难,为六报;凡怀恶抱奸,口是心非,诋师毁圣,则遭三涂五苦,万劫不复,为七报。 七伤是指修道者的七种禁忌行为。道教认为,学道者即或身有仙相
道家故事
2024-12-31
0
道教活动场所的称谓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每年春节期间,很多信众会到道教活动场所祈福。但道教场所称谓繁多不一,让人眼花缭乱。 道教的宗教活动场所,历史上有三山五岳、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现已开放为合法道教活动场所的名称,有“宫观庙洞”、“院殿馆祠”、“府阁台楼”等等,统称为“宫观庙宇”。其中“宫观”是最具代表性的道教活动场所建筑称谓。 宫:在古代,皇室居住的地方才称“宫”,道教活动场所称“宫”
道家故事
2024-12-31
0
道教服饰简介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袍指道穿在外面的长袍。可以分为大褂、得罗、戒衣、法衣、花衣、衲衣等六种。 大褂: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四寸,袖长随身。是最普通的一种道袍,道日常穿用。另有长及于膝者,称为“中褂”。现在多为窄袖,以便日常作务。皆为蓝色,代表法天之意。《大明会典》云:“道士常服青”。 得罗:蓝色,大襟,长及腿腕,袖宽一尺八寸以上,袖长随身。冠巾之后成为正式道士,方可着用此衣,为参加宗教活动之礼服。
道家故事
2024-12-31
0
道教是怎样分类的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教的典籍浩如烟海,古时称“一切道经”或“道藏”,藏是宝藏的意思。据道经记载,道教经书收之于灵宝天宫,共计一万八千多卷,各类经教因时代背景不同、众生根性不同,随其劫数,应运而生,流传下土。若不应在世间继续流传,上界高真则假借战乱兵火等原因将收回天宫。此后,历朝历代帝王都敕命编修过《道藏》,直到明朝万历年间,道藏经过重新整修,订为三洞、四辅、十二类,五千四百八十余卷。 三洞是指三洞教主所说的经教
道家故事
2024-12-31
0
道教文化与中国民俗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摘要】道教文化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文化, 已深入进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传统生活及传统思维方式之中。道教对中国民间风俗影响深远,中国的多数节日均与之有关,并且在影响民俗的同时,道教文化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中国民众的性格。鲁迅先生认为“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本文从中国传统民俗节日入手,深入分析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民俗风俗、性格的影响。 【关键词】道教文化,民俗,性格 道教起源于上古鬼神崇拜
道家故事
2024-12-31
0
道教戊日禁忌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据《九天神霄戊口禁忌》云:“昔汉武帝好道求仙,于元丰元年七月望日,感西王母降临,帝问日:世间虫蝗,水旱之灾缘何而至。王母日:此皆下民无知,四季之内,六戊之日,犁除田地,冒犯阴阳之禁忌,致使水泽不降,百谷不收,民遭饥谨。帝曰:戊禁最重如何攘解,可免此灾。王母日:戊禁最重,无法攘解,不推虫蝗水旱之灾然,四时所犯,各有灾殃,当禁之。戊日不可浇灌肥粪触秽地灵。春犯六戊,则令人促寿绝嗣,动土,犯帝星
道家故事
2024-12-31
0
道教养生文化初探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气功作为道教的重要养生方法,历来都在道教的养生之道中占有重要地位。健身气功是以自我锻炼为主要形式,以强身健体、养生康复为主要目的,它突出强调了气功的养生作用,其健身理念与传统的道教养生文化密不可分。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传统道教养生文化与当今健身气功的关系,以期使人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传承并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达到内外兼修、保健养生、培育民族精神之目的。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保生”
道家故事
2024-12-31
0
道教养生思想的基本结构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养生思想是道教教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教的最高信仰是道, 而作为得道的最高境界是“ 形神俱妙 , 与道合真” , 由此成为仙人或真人。仙或真人的观念是从古老的方仙道中继承的思想。 它的特点在于, 希望通过一定的 , 人的精神和形体都得到改造 , 微妙灵通 , 超越现实世界的束缚 , 甚至在天地毁灭的大劫到来时 , 仍能保持生命的存在。 成仙就是与道合一 ,
道家故事
2024-12-31
0
道教养生学的形成与发展简述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道教养生学是道在追求长生成仙和济世度人信仰目标过程中,通过无数实践积累起的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道教养生学是道教关于长生成仙的系统学说,包含着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内容,是一种综合性的养生学模式。 道教养生学来源于道教长生成仙的信仰,建立在道教宇宙观、人天观、身心观的基础之上,与道教的生道合一、重生贵生、天人相应、形神相依、我命在我、以德养生思想有着密切关系。道教养生学是道教思想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道家故事
2024-12-31
0
道教关于持斋的功德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斋”是“戒”的另一种行持,道教通常把“斋”、“戒”连称,视为修道者的基本准则。道书《云笈七签》中说:“斋者,齐也。齐整三业(身、口、意)。外则不染尘垢,内则五脏清虚,降真致神,与道合真。” 意即修斋可以净化自我的身、口、意,提升自己的道德修为,长养内在的灵性与智慧,以致内外清明而与无上大道合而为一,永得逍遥。道教将遵斋法而不违,谓之“持斋”。 道教认为,学道不持斋,就如同夜行不持火烛一样
道家故事
2024-12-31
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
8
下一页
尾页
随便看看
道家思想与书法艺术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0
道家和谐之道的四个要点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0
道家养睛明目保健法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0
道家养生六字诀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0
道士的生活与修道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0
推荐排行
阅读排行
道士的生活与修道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0
道医中的道与医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0
进道无魔道教的魔试究竟是什么回事呢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0
贫能养道 宝鸡龙门洞道众的尘劳修行生活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0
财神赵公明与琅琊天台山_道教文化 -天然道观
0